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大学生正处“拔节孕穗期”,是不成熟不清晰的,需要老师作为学生前进道路的引路人,给予建议、引领、鞭策,帮助学生明确优势和兴趣,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新时代教师不应该只是定位在教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研究中,新时代教师应该是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善于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素养,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我的辅导员——柯玉舟老师正是一位以爱育人、鼓励创新、拥有良好品德的好老师。
循循善诱、以爱育人为良师。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数年,柯老师不断调整育人理念,她引导学生设置合适的目标,激活学生自主效能。还记得初入校园的我,在一次中级党课培训中考到了还不错的成绩,辅导员竟然私聊我,表扬我表现不错,鼓励我向前,同时我也获得了上台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发言的机会,可曾想曾经的我只是一位不被关注的学生,从来没有上台发言经历。当我胆怯地去请教柯老师应该如何写演讲稿时,柯老师没有拒绝我,而是耐心地帮我分析稿子脉络,柯老师的面容是那么和蔼,目光是那么亲切,仿佛是一片阳光,驱散了笼罩在我脑海中的阴云。我豁然开朗,明白了发言的思路。这对于一位学生而言,得到了很大的勇气,在台上发言时,老师给予我肯定的眼神,使得我变得更加坚定自信,正是这一看似很平常的鼓励,使得我自卑的性格得到改变。今天的我已步入工作岗位,正是因为老师给予我鼓励,才让我在工作发言时,更加自信;每当心慌不已时,就会想起老师亲切的目光,顿时扫去阴霾,信心满满。同样的,在面对同伴身处尴尬处境时,我也学着老师对我一样,用接纳、鼓励的方式,努力帮助同伴一起克服自卑。对于身处“拔节孕穗期”的我们,老师不仅仅关心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关注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等其他方面的统一性协调性,帮助学生成为成加完善的人,教育学生敢于直面挫折、克服困难,养成能吃苦、肯奋斗的好习惯,并使我们逐渐成长为完整的个体和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共同体成员。
打破常规、鼓励创新为良师。创新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的一项必备素质。充分发挥课程与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关注第一课堂,也要关注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中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柯老师积极鼓励同学们参与校园创新创业比赛,面对一头雾水的我们,老师并没有放弃鼓励我们参与比赛,而是为我们讲解比赛的要素和益处,增加同学们的兴趣和自信心。有一件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在一次班会结束后,有位同学问柯老师关于校园比赛的问题,柯老师一直为同学解答疑惑,详细讲解报名到结束的各个步骤并一一陈列,老师让我们懂得了要大胆跳出思维定势,遇到问题要善于从多角度、多维度寻找解决方案,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会阻碍发展和进步,看到变化就要及时改变思维方式,守株待兔是等不来成功的。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好老师,班级的同学在互联网+、三创赛和“挑战杯”等比赛都获得了不错的校级成绩,不仅有班级同学的作品获得了进入省赛机会,还有班级同学在“挑战杯”中获得广东省二等奖。柯老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主动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不断改进、创新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本领,推动学生创新发展。

图1 学生项目进入省赛

图2 学生项目获省赛二等奖
向上向善、立德树人为良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更为坚实的道德支撑,而自觉自律是人向上向善的内在动力。柯老师在班级同学学习生活中,要求同学把向上向善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大大小小的班级常规会议上,在多次班级培训会议上,柯老师对于班级同学的善行为都会给予表扬,也常常告诉我们,当今社会多媒体逐渐发展,我们不应该在不明白事情原委就受到外界声音影响,发泄自己的情绪。柯老师也常常让我们观看榜样人物“走红”事迹,尊重社会各阶层默默无闻的劳动人民,并要求我们以这些人为榜样,成长自我。也正是校园期间的自觉自律,走入工作岗位的我们也潜移默化地把向上向善的行为和意识融入到各行各业中,守住工作品质,努力成为优秀有当担的新时代青年。

图3 班级会议

图4 柯玉舟老师上台讲话
柯老师能够结合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性为同学们制订育人方案,全时段陪伴同学,她既是经师,同样也是人师。我会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忘在校期间老师对我的殷切教导,努力做到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成为肯吃苦、敢担当、有理想、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感谢老师为同学们成长道路扫清障碍,拨开云雾。吾辈兴学,不可缺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