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征文演讲比赛一等奖】教育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1班黄嘉欣:邵教授的课堂,一经难忘
2023-11-09

白云,华灯初上,夜色渐浓。繁星点点的校园中,众多灯火中,有一盏尤为夺目,始终未曾熄灭,那是邵教授的办公室所在。彩虹门内,透过那扇半开的窗,可以看见他低头忙碌的身影。每一次抬手、每一次转笔,都仿佛在讲述着一个关于他与白云学院的深情往事。那是一个独属于他的传奇,一个沉浸在书香、研究与学术探索中的传奇,正在此刻,缓缓铺展,等待被更多人发现和解读。

白云学院的校园内,有一间教室总是热闹非凡。不论是早上的阳光炙热,还是冬日的寒风刺骨,这间教室的座位从未空缺。而原因只有一个——邵子华教授。那天,我走进他的课堂,坐在中间的位置,心中充满了期待。然后我明白,对于一个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听到邵子华教授解读《港澳台文学》,简直是一种荣幸。他手持一本破旧的教科书,但他说出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仿佛有了生命。

课堂上,邵教授不仅仅是教给我们知识,更是教给我们如何去感受文学,如何去读懂每一个文字背后的故事。他常说:“文学不是生活的附属品,而是生活的映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他的课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汉字的起源、发展,更是学到如何去理解和感悟文学的内涵。他善用生活中的小事,来为我们解析复杂的文学理论,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到了文学的真谛。

邵教授下课后的身影,也同样让我难以忘怀。他常常为我们留下,解答我们课堂上的疑惑,或者带领我们去图书馆,挑选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书籍。他告诉我们,学习文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活,更好地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对于我们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邵子华教授就是一个指路人,在我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里,他将带领我走进文学的世界,让我真正明白什么是文学,什么是生活。

与邵教授相识的这一年多,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汉语知识,更学到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为人的道理。每当我想起邵教授,就会想起他那句常挂嘴边的话:“学习汉语,不只是学习一门语言,更是学习一种生活方式。”如今,我已是大二的学生,即将迎来大学生涯的中场。但我知道,有了邵子华教授的指导与鼓励,我会更加自信地走下去,探索那片更加深邃的汉语海洋。

广东白云学院的每位教职员工似乎都是邵教授的延伸。在课堂中,他们传道授业解惑,课后,他们如同家长一般关心学生的一举一动。当学生遇到问题,他们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的人,当学生取得成就,他们是最先为学生鼓掌的人。

在广东白云学院的管理部门,工勤和服务类部门的员工,也都是广大学生的默默付出者。他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干净、舒适、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而每一次他们的微笑,都如同家人的微笑一样,温暖着每一位在校学子。

学校所倡导的“三全育人”,就是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育人。从学生刚刚走进学校,到毕业离开,都能感受到学校浓浓的育人之情。每位在校学子,都是学校的孩子,而每位教职员工,都是学生的亲人。在华灯初上时刻,广东白云学院如同一个大家庭,而每位教职员工,都是这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真心,去育人,去关怀每一位学子,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走出校园,走向更大的舞台。

如同邵子华教授所写:“光明还不够,远远不够。”在广东白云学院,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光明,更是每位教职员工那真挚的关心和无私的奉献。而这,正是广东白云学院“三全育人”的真正内涵。